參賽者:張翔昇、杜宇承、李雨桐
指導老師:鄭鎮寬、梁源
作品說明:本探究活動旨在以紅花野牽牛為例,探討不同角度的攀附物對於攀緣植物生長所造成的影響。在進行驗證步驟前,我們先觀察紅花野牽牛的基本構造及確認其感應行為,接著嘗試設置0度、45度及90度三種角度的攀附物,發現紅花野牽牛在生長至3~4片心型次生葉後開始表現探索與纏繞行為,且其纏繞莖的運動方式為右旋纏繞(由上往下看為逆時針方向)。在改變攀附物角度方面,我們發現當攀附物為0度時,紅花野牽牛的生長速率最快,45度次之,90度最慢,因此我們認為紅花野牽牛在進行纏繞行為時,若得到的能量相同,則0度的攀附物分配與花費在探索行為上的能量比例最少,相對地就能把省下的能量用在生長上,故生長表現最快,而這項發現也可提供未來在利用攀緣植物進行立體空間綠化時作為參考。
作品成果: